盘锦校区国际化信息网
首页|关于我们|出国出境|校际合作|专家引智|国际化基金|国际会议|学生交流|外事简讯|资料下载|盘锦校区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交流>>访学感言>>正文

You See Berkeley
2016-11-01 10:47     (阅读:)

此篇文章写于89日深夜 将回国之际

 

   凌晨一点二十二,宿舍软的像是要陷进去的床上,躺着,没有睡意。透过百叶窗有被树叶打破斑驳的灯影,偶尔车路过令人心安的靠近又远离声。许久没有拉起百叶窗,半下午时分拉开透气看看风景时候竟发现窗口的树桠上开了许许多多的花,略有些像合欢。一瞬间涌进脑海的,就是那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不知不觉,在美国已经呆了七周,从新鲜却胆怯到熟稔且安心,从略抵触再到离不开的依赖感。席慕容写出那句布鲁塞尔的灯火辉煌的时候,心里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记得有天暮色熹微时候,和老朱从有尖顶的那所教堂旁边经过,她略开玩笑的说了句,诶老丁你知道吗?我们每去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是冥冥之中有些牵引的。或许就是前世的指引。
我不信耶稣也不信佛,但是我信这句。不然何来与此地相逢的缘分?

就像宝玉见着林妹妹那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矗立的钟楼、各式的教堂、高耸的棕榈树、山上俯瞰那么美那么生动的夜景、让我着迷的古着裙子打字机相机这些我都有种似曾相识感。

  
    许久之前就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遇见,不做回答只因不想将这些美好的遇见归结为一个简单的理由。一直相信林清玄那句话:我们在生命中的偶然擦肩,是因缘中最大的奇迹。

       

从三月份开始决定要来到六月份到达这里,从申请到准备各种材料开各种证明再到办理签证订机票再到最后安全降落在旧金山机场。经历太多波折与意外,也占用了那时很多的空闲时间。从在国内起就不断在脑海中翻滚的的要去美国两个月,到刚抵达时的反应慢半拍,再到激动得发现自己就在那个电影里歌曲里照片里演过的唱过的拍过的美国的土地上那种莫名兴奋感,再到现在经常忘记身处何处像家一样的归属感。

真犹如狗血偶像剧的欢喜冤家的桥段。

       

和美国的第一面,并不美好。
第二次长时间飞行,没了兴奋感,吃吃东西看看电影和老朱唠唠嗑,就在云层上看到了明媚的晨光。提前两小时抵达。

早上六点,旧金山,阴。
长时间海上飞行,着陆那一瞬,才定下一颗心。
相见真佛,先进庙门。海关海关,万般刁难。
首先是,拿F1签证的,必须填英文版的入境申请表,然而我们在飞机上要的是中文版。重填。
再接着,到海关那里,被审视的眼神和不屑的语气一直盘问,一种美国公民的自负感迎面扑来。你来这干嘛?你有什么目的?你看清楚我们的要求了吗?看不懂你就快滚。压住火控制好自己语气顺从他,将近十分钟才过。

 

接下来,找行李,找出口,找shuttle bus,找宿舍,找中途分开的老朱。
在强烈的紫外线和刺骨的冷风里,毁灭了对阳光海滩仙人掌的加州印象。瑟瑟发抖且极为困倦的收拾行李整理房间,推了一切活动,埋头睡到天快黑。晚上又整整失眠一夜。
  

最开始的记忆就停留在,白天困倦不堪,夜里睁眼等天亮先出门遛弯再去吃早餐。
语言隔阂使我们瞬间变成了身着华丽衣衫的原始人,然而食堂的佳肴美味却使我觉得不说话好像也没什么的,大快朵颐哪还有暇顾及什么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对这边课程的印象就在前一个月因为各种原因不停换课上,上过人类生理学「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introduction to human physiology」,环境设计学「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 design」,谱曲课「music:introduction to music theory」,电影经典台词鉴赏课「English:th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of films」,比较阅读课「comparative literaturetopics in the literature of American cultures」,口语课「English language studies:academic speaking」,视觉欣赏课「visual culture in American societyphotograph and arts」,和,天杀的一直没敢动它上了两个月依旧一头雾水的社会学「Principals of Sociology: American Cultures

       

    体会了这么多课程,也结交了很多教授与同学。总体而言,学生的自主能力锻炼和属于自己的时间会比在国内多的多。每天课上,老师给学生提的问题会有很多人举手或者直接开口说出自己的见解「尽管对我而言学生的发言比教授的课更难理解」,有些虽然浅薄或者幼稚,但教授都会指出其回答中值得学习的地方。每节课上的知识点或者一些概念,教授并不会给你开始就一个定下来让你记住的概念,而是给你举例子让你自己理解参悟,直到最后,也不会给你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是你真正吃透了它懂得了它。考试的时候呢,就是让你把脑海里的理解总结出一句精准的概念。再说说除了课堂以外的学习。教授们会在bcourse上发起许多讨论,每个学生可以就那些主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印象尤其深的是,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几个小时后,社会学的教授就发起了一个就此的讨论,比国内消息更新最快的新浪微博的消息速度快的多的多。「当时立刻上微博查了查,只有一两个并不出名的媒体报道了,点赞数评论数转发数非常少。」再就是团队意识,社会学从第二天课开始,就要组成一些小组,需要自己定主题进行贯穿整个学期的讨论,一起研究一起写论文一起做ppt再一起去做presentation「虽然在我那组自己是唯一一个非英语母语学生,成为了猪一样的队友」还有许多资料和视频链接或者有关书籍,教授都会传到bcourse上面与学生共享。关于课外阅读。社会学「sociology」是明确要求要买四本类似于传记体的小说,每天都有几章的阅读任务,此外还有bcourse上的另外的有助于理解的材料及视频,下一节课,老师会对这个进行讨论和深入研究,让你真正把概念及原理运用出去。


    关于作业。社会学「sociology」基本平时就是阅读作业和小组的讨论和研究。有个人的一篇论文和团队的两篇memo一篇final paper和一次presentation而老朱的经济学似乎是要在bcourse上面做题和一些论文。其他课程都针对于自己的课程有很有特色的作业,例如谱曲课就是会要求谱一段有怎样怎样要求的曲子,其中会运用到今天你上课的听到的内容。

 

       

 

    我最爱的一门课是口语课,教授「Ellen Rosenfield」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老太太,经常和我们聊她年轻时候还有她儿子。在她的课上满足了那种看美剧时候有的美国课堂感和从小就期待的惊喜不断的课程。我们上课时候有模仿cocktail的各种唠嗑谈话,有一分钟的即兴演讲,有满校园的做任务拿cherriescookies奖励,有围成一圈依次模仿TED talk,有看伯克利学生手册做小测试,还有关于上节课她说的故事或者发音技巧的小组合作写题写答案。课后作业更是有趣,有po自我介绍,有阅读和写一些自己的理解,有po上自己周末去哪里玩的照片,有模仿名人的口语。Ellen上课语气语调动作表情都很到位,课堂氛围一直很棒,同时也学到许多真的算是改变世界观的发音「据说那些错误的发音是中国人的通病」和一些连读技巧还有许多常用的口语及俚语。甚至还了解了很多关于三藩关于伯克利的趣闻。

       

 

    再说说伯克利的校园。作为大工新校区的学子,对现代建筑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然而建校一百多年的伯克利,各式各样各种年纪的建筑鳞次栉比,却完全没有违和感。各个学院现代美与古典美相结合,显示了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没有围墙大门的校园和周围民居商铺结合起来,伯克利,不太像是个学校,更像是一座城。这里绿化及其多,随处可见参天大树娇艳鲜花和绿意草地,还有许多金棕色的松鼠萌物。这里松鼠不怕人,有时候还会凑到你跟前问你要吃的,没有的话有时候还会拿尾巴甩你再留下一个孤傲的背影。

       

 

    前几天和Lily逛遍整个校园,找了很多处非常美的地方,找准光线找准角度,拿相机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去university library的时候,惊喜的在一层发现一些老照片,才知道有栋教学楼比钟塔还老,hearst gym原来都有快一百年历史,我们经常游的那个泳池更是超过一百年了。

    突然有种历史的重合感,似乎自己也与那几十年前的人们一起在水里穿梭过「不过对我用不上穿梭这个词,顶多算狗刨」。

       

 

    作为励志要吃遍全球的吃货更要说说美食,对应多元的校园文化,学校周边美食也非常多元。中餐韩餐日餐泰餐中东餐印度餐法餐意大利餐还有当地口味餐馆非常多也比较正宗。汪曾祺先生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我当然是谨遵先生法旨,挨家挨户一一品尝。比较推荐的有川鲁居「pepper king」尤其是它家的麻辣烫毛血旺香辣梭子蟹夫妻肺片口水鸡香干肉丝干煸四季豆还有超大杯的伯爵珍珠奶茶!」还有离martinez宿舍就一条马路之隔的Thai house 它家菠萝炒饭 还有一切和海鲜有关的都很好吃海鲜处理的也很干净!Thai iced tea非常好喝也很好看!还有芒果糯米团香蕉椰奶布丁这些甜点也不错!还有古月飘香!它家的各种面还有成都特色小吃很好吃!其他麻辣口的就比不上川鲁居了。还有Artichoke Basille&Pizza街角的那家!芝士超级多很香!推荐单层的!肉丸的蟹肉的都很好吃!还有就是亚洲街里面的地中海风味的羊肉卷饼,韩餐的辛拉面,快可立的鸡翅,北方佳香的烤串配啤酒,入口处的那家的甜甜圈等等等等。还有一家叫一品taste的港甜点店,它家豆花儿黑糯米西米露伯爵珍珠奶茶乌龙奶茶榴莲糯米糍至尊面鱼丸墨鱼丸等等也都很好吃。还有一家靠近unit3cup cake很萌也蛮好吃很良心,但吃多了会有些腻。downtown边有家靠近麦当劳kaze ramen是在不远的地方吃到的最好吃的日式拉面!推荐豚骨和黑蒜油味儿的!它家的章鱼烧和煎饺也很良心!「不行了不能再写了大半夜的好饿」

       

 

    说说人。除了一些心情不好的就比如来大姨妈的妹子或者是忙了一天累成狗的售货员对你态度不好以外,其他每个人可以说都是平和且温暖的。买衣服或者吃食的时候,售货员往往先问,how are you today?你说fine以后他们就是笑的蛮真诚说great之类。 要去试的时候也不会不耐烦,还会夸你哪哪好看。之后付钱时候,还会夸夸你的指甲油你的手机壳你的耳环之类的小物件。可能有的时候仅仅只是随口一句无心或者是经营策略而已,但确实让人很开心。买完东西离开的时候她们往往会说一句, have a nice day on/evening/night~ 总会让人觉得幸福的小细节。

    再说教授和部门主管还有international students center的工作人员,都非常耐心非常暖,你的口语再不流利他们都会鼓励你继续说下去并且给一些表扬。你去找他们处理事情的时候,有时候并不是他们分内的并且事情的发生是由于你自己的疏忽,但是他们却会很热心的帮你电邮找人解决,咨询你的意见及看法。我有次选课出问题,就是去找college writing program的总负责人帮我解决的,当时自己废话一大堆,还词不达意,她就慢慢听我说,给我好几个解决方式,最后还说你就别跑international students center那一趟了太远了,我帮你打个电话解决吧。真的不是她分内的事情,她也会帮你很热心的解决也不会嫌烦,真的是非常非常感动的事情。

       

 

    流浪汉和黑人「很多时候前者包括在后者内」是这边一个还挺让人恐怖的角色,「据说unit2martinez之间的people‘s park是加州最大的毒枭交易所,那里就有很多流浪汉」穿着破破烂烂嘴中还念念有词,夜幕降临或者一人独行时候就视而不见,也没有出现打劫伤人之类的事情。可能只是因为人的不幸而已。但愿性善。

    但是有天晚上,走路时候不小心挡道一个黑人老爷爷的道,我顺口就说了句I am so sorry. 他当时很和善看着我笑,接着跟我说了一大段话,大意是,你不需要说sorry,因为你没有做错什么。这时候你只需要说excuse me就好,你说sorry的时候别人会认为你很弱,人生里很多时候你要表现出自己很强。记住,在美国,除非你真的错了,不然别说sorry。不记得他的长相和声音。现在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那张路灯映射下,很和善的笑意。回以最真挚的笑容。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风景人事在路上,欢喜触动在心里。

 

    还是关于人。看过一个段子大意是,你本来以为黑人都是炭一样黑,后来你到了美国才会知道还有不太黑一般黑和特别黑的区别。你会遇见很多人。各种渠道各种方式。然后不停不停地说再见。遇见即是缘。能处下去就好好珍惜,也是一笔财富。不能处也就淡下来就好,也不必撕破脸皮。毕竟许多人你这辈子也不会再见了。只需感谢相遇感恩一起在异乡度过的时光就好。

       

 

    有一晚胃痛失眠,写下这些:系统提醒内存满了,再看有1w+的照片。舍不得删,坐窗边,一张张看。从2015.1.29开始的日期,像是把前十几年的岁月压缩,过成了一幅幅,像素记录的日子。可是再没有那种,用心去过的日子,把一幕幕刻到脑子里的记忆。许久没有感受过,大概也隔五六年。不曾认真珍惜过日子,不曾 牢记美好与梦境,不曾 长久深沉爱过人。
还记得那家离家步行十分钟的书店,是各种美好蔓延的开始。能因为一本旅行的书里一副巴黎街头昏黄路灯旁繁复古老建筑的图,做许久美梦。因为一篇西西里黑手党的绝美配图,写出太多与夕阳下玫瑰枯萎在墓碑的文字。
还有最爱的伦敦。
那时憧憬的远方呐,是触不可及并高不可攀。
是一步一画,充斥愿景,
是沉甸甸的爱意。
心有所爱人,便能把所有所爱之景寄予同样的爱意。
而现在,觉得似乎世界又太小,
十几个小时,几万米高空,几小时时差。
任何地方都可以到达。
又恍然想起那句,旅行就是,从自己厌倦的地方,到别人厌倦的地方。
似乎也不无道理。
可偏又碰到美好事物绝色之景时,只会按下快门,代心纪录。
美景,若无深爱之人,无法通意于同等爱意,便也是寥寥。

嗟乎!嗟乎!

       

 

美的景色,若知许久再无法见抑或一心仍觉前方会有更胜之景,便不能倾尽所有去享受与接受。或许略有情的人,若知或不能有所结局亦或是觉前路方有良人,便只能擦肩而过,笑叹非此?
是否为速食年代的通病?
或许依旧是读书太少想的太多。
才会封存了锁闭了自己阉割了一颗心。
世界很小,是我们的心太大,填不满。

世界又太大,我们的心太小,装不下。

       

 

    在伯克利,很多时候这样慢下来的节奏也让人心安逸下来,压力慢下来。也会以更平和的心态更清净的头脑再看问题,也似有禅意。

    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失去了一位敬爱的长辈,从头读完了了一位马航遇难者的妻子的微博。我终于相信,每一次遇见,都有相遇的理由;每一次分别,也都有离去的方向。世界很大,机会很多,风景很美,人生很短。很早就读过《守望灯塔》里的一句话: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应该说出来。生命只是时间中的一个停顿,一切的意义都只在它发生的那一时刻。不要等。不要在以后讲这个故事。羞涩笨拙的我们面对着自己喜欢的人和事,却不懂得如何去珍惜,如何去表达。和老朱回到大工的那个晚上,我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很久,很温暖。正在她一阵凌乱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我已经踱步离开她的视线重新欣赏大盘的夜景了。你问我在想什么?恐怕是张小砚的那句话吧——“后来许多人问我一个人夜晚踟蹰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

       

    差不多两周前收到了伯克利寄回来的成绩单,我选的三门课里有一门得到了A,正好也就是最爱的Ellen的课。很感谢。

    在伯克利也拿到了一封推荐信,SAF那边的老师之前有抽一个傍晚在Crossroads门口给我们开过一个关于如何拿推荐信的答疑会。之后暑期课程快结束的时候有让我们拿到推荐信的同学给他发一段自己为什么能拿到推荐信的原因总结。我也有和其他拿到的朋友们交流发现不过都是这样几点原因:在课堂上常与教授互动,积极回答问题,也主动提出问题,抢先做一些名额有限的不定期随堂演讲,发现教授的兴趣点并在课下与其讨论。表现出你自己对这门课的热爱以及你对她的一些欣赏,并且好好展现自己的能力及特长。

    我在最后一星期的课上做了一个很有趣有感染力并且教授当堂给了Aimitation,下课以后去找Ellen谈关于推荐信的事情,她就很开心的答应了,说很乐意做对我任何有帮助的事情。她提到推荐信在当我申请学校时候她直接发往校方最有用,我就给她留了我国内的Email地址。她说等我需要的时候告诉她即可。SAF海外学习基金会The Study Abroad Foundation,简称SAF


文中提及的老朱即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商学院经济学专业朱添瑜同学,其他提及人物皆为伯克利同学。
我的手机&微信号:18955077878QQ号:937780301如果有什么疑问,欢迎联系我哟

(╹◡)

 

                                                                                  作者:丁逸群

关闭窗口

大连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盘锦市辽东湾新区大工路2号 邮编:124221 辽ICP备05001357号